走进剧团
主创人员
新闻中心
艺苑风采
经典欣赏
戏曲采风
文明创建
越剧论坛
联系我们
团 长 信 箱
剧 团 概 况
发 展 历 程
剧 团 年 鉴
资 质 荣 誉
机 构 设 置
主 创 人 员
 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走进剧团 > 发展历程

      乐清市越剧团的前身是民主剧团,建团于1951年冬季,当时,国家正处在抗美援朝,土地改革,镇压反苦命三大运动的历史时期,革命形势如火如荼。而为温饱奔波的职业艺人们,多数仍处在封建残余势力的控制下,名为剧团,实为戏班。这时,温州专署文化主管部门,举办了一期民间职业艺人讲习班,召集在温州地区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表演团体,进行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。当时,在乐清流动演出的有两个表演团体,一是新民剧团,一是共和剧团(姐妹班),由乐清县文化馆馆长刘信安同志(已故)拎队参加这期讲习班。讲习班设在温州黄金大戏院(后为艺人之家,现为群艺大楼)。通过半个多月的学习整顿,提高了思想觉悟,懂得了翻身做主人的道理;认识到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―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从而清理队伍,由新、共和两个剧团择优合并组建而成,命名为民主剧团,团长陆贞芳(由一级领导提名,群众选举产生)。
      剧团人员由导演方裕富、蔡定中;演员丁绿云、汪兰琴、伍凤英、陆梅芳、申花花、蔡桂香、周桂仙、陆贞芳、周雪芳、杨小仙、王赛金、吴美贞、张兰娟、周玉仙、王秀琴、林福娟、蔡兰英;演奏员李云尧、叶阿娃、欧阳梅玉、王金玉、陈柳文、李小冬、黄群;舞美李德顺、马伯喜、俞纪千、陈于培、将义华、施阿寿、将贤顺等三十多人组成。次年又加入了张金花、梁青采、蔡樟琴、王克利、朱克兴、王新花、金雅凤;招收了夏小莲、何喜春、张申堂为学员。(以上是民主剧团的全部人员)
      剧团演出的范围是温州地区各县。由于原新民与共和两个剧团长期在乐清流动演出,有一定的演出场所与基本观众,因此组成后首先考虑回乐清,把乐清作为基本归宿点,属乐清文化馆管理。这个点就安排在乐成三春坛新宫内(现乐成镇第二小学)。宫里有个旧戏台可供演出,戏台、两侧都有厢房,三十多人还可安心工作、生活。一年多后,新宫收回办学,由镇政府与文化馆协商,把剧团迁移到乐成下洋角汤宅祠堂(后为乐清剧院,现为商场)。当时,祠堂内有一家糖坊,由剧团拿出60元人民币作为糖坊的搬迁费(这60元钱在56年由政府归还剧团)这才安下了“家”。但祠堂内既没戏台,也没有厢房,只有一扇大门,二厢走廊,三面围墙;后面还有一进放汤宅祖宗神位的神龛。为了生存,剧团自筹资金,自出劳力,从柳市拉回来(水路)木头、木板、钉铆、锯斧等建筑器材,搭建起一个简易的舞台勉强可供演出,人员分散自找住宿(后来这个祠堂逐年改建成乐清剧院,成为剧团的据点)。就这样一年365天,白天黑夜奔波演出。
      当时剧团的体制是互助合作性质,经济体制是自负盈亏(国家没有任何补贴)。生产资料是私有制,如演员的服装,乐队的乐器,舞美的灯光布景、道具等,除了部份基本用具外基本上都是演职员个人所有。这些个人资产是按股份给予评估参与分红的。每个台基(演出点)分红一次,演职员根据个人专业水平和工作数量给予评分,得出的分数加上资产的分数,就是每个人这个台基的红利(工资)。
演出的剧目有幕表戏、剧本戏也有现代戏。幕表戏是导演讲故事,编情节,分场次,演员根据人物剧情的要求,即可登台即兴表演;剧本戏是有文字规范,通过综合艺术(导演、表演、音乐、舞美、灯光)体现其内容;现代戏是以革命历史,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本。
      当时根据“百花齐放、推陈出新”“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”的文艺方针,演出的剧目有幕表戏《信陵公子》、《云罗山》《夜来风雨声》等;剧本戏有《秦香莲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凤凰楼》、《七夫人》等;现代戏:53年为配合婚姻法运动,自筹资金在瑞安剧场排练演出了建团以来第一本现代戏《罗汉钱》;接着又排演了宣传互助合作为题材的现代戏《两兄弟》。这些戏曾多次在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。
      团内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,如演出制度,经济制度,生活制度,使办理各项事务,个人行为有章可循,同时储备公积金,建立互助会,使演职员们生老病死有所依托。
党和政府对剧团在政治生活上给予极大的关心,53年4月产生了一届七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;54年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,陆贞芳为团支部书记,同年成立工会组织,李云尧为工会主席,同时选为副团长。
      55年夏秋,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,全省实行民间职业剧团总登记,民主剧团由乐清人民政府接管,在一次大会上由县长黄又桃同志颁发职业证书,更名为乐清越剧团。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:互助合作体制改为集体所有制;自负盈亏的经济体制改为民营公助的经济体制(演职员每月发固定工资);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。
       同年,与文化馆联合举办,在全县范围内招收第一批新生力量,如陈婉玲、黄冬花、何昌浩;接着陆续招收了姚武、黄玲霜、金赛玲、陈亚笙、林银妹等。56年聘用了导演俞规斌、演员竹艳玲,59年招收了闻金刚等。
      在原有的组织机构上增设了艺委会,加强艺术管理,加快剧目建设力度,在原有剧目中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废除幕表戏,提倡剧本戏、现代戏,坚持传统戏、现代戏“两条腿”走路。当时演出的古装剧目有《彩楼记》、《春留人间》、《唐知县审诰命》、《碧血扬州》、《程婴救孤》《双玉蝉》、《海瑞罢官》等几十本传统历史剧和家庭悲剧;现代戏有:配合革命传统教育为题材的《星星之火》、《红霞》、《雪里红梅》、《红岩》、《琼花》、《革命自有后来人》、《洪湖赤卫队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英雄雁荡山》(自编)等革命历史剧;配合阶级教育为题材的《杨立县》、《夺印》、《亮眼哥》、《箭杆河边》、《不准出生的人》、《争儿记》、《林松贵》(自编)《高银香》(自编);配合反特斗争的《螺号长鸣》、《中秋之夜》等现代生活为题材的现代戏。这些剧本戏在音乐上也有了作曲和配器,同时也有了简单的灯光和布景。
      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,剧团别开新生面。全省剧团的演出也有了全年的场团规划,在立足本县的基础上还可去邻县、邻省交流演出,如:台州的黄岩、温岭、临海;丽水的青田、龙泉、缙云;福建省的福鼎等。演出范围扩大了,经济收入也随之好转,演职员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,从而激发了演职员们的创业、守业和敬业精神。
       57年,剧团发展到70多人。为了提高艺术水平,不惜高价从上海引进了“四大台柱”,即主要演员,小旦徐含风,小生黄小楼,小丑、老生及导演。在海派艺术的影响下,无论在表演、唱腔、化妆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。(她们在整风运动前夕回上海)
       58年,在县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,进行整风反右运动。由王进启,包珍存(派入)为领导,设立整风反右办公室。处理了在思想上言论上有右派行为的人和事。如演员伍凤英(文革后落实政策回团),导演蔡定中(文革期间亡故)等。同时,在剧团内第一次发展党员,汪兰琴(演员)、张申堂(舞美),建立党小组,继而成立党支部,支部书记林兴标(派入)成员魏根旺,汪兰琴、张申堂。并任命陆贞芳为团长、李云尧、汪兰琴为副团长。59年团长改选后,李云尧为团长,汪兰琴、陆贞芳为副团长。
       58年、60年为了支援山区剧团,两次把团内的艺术骨干分别支援泰顺剧团与仙居剧团;当家小丑周雪芳、青年老生胡玉琴支援泰顺、当家小生丁绿云,乐队朱克兴,王金玉,导演方裕富支援仙居。
       60年,剧团进行第二次招生,录取了张腊娇、李月卿、赵典眉、陈爱玲、包六箴等10几人,由汪兰琴、黄冬花执教,在乐清剧院(老)开办短期培训班。次年招收了鲍式夫、泮冬姑、施剑岚等。
       61年,在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中,剧团在农村没有了演出市场,经济收不支付,国家财政支出亦有困难,剧团濒临瘫痪,每人每月只拿13元生活费,但仍坚持工作。同时为响应上级号召,下放了一批演职员(现在还在册的有何昌浩、吴美贞)。
       62年,中央纠正了“五风”,市场开始繁荣,农民收入增加,农村形势好转,演出日趋频繁。剧团的支部书记换任洪德照,这一年在困难时期扣发的工资全数补回。
       63年,省导演会议提出:要抢救传统老戏,大翻箱底。为此我团把那些禁锢多年的连台本戏重新频频搬上舞台,如连台本戏《孟丽君》、《慈云走国》、《闲花野草》等,其负面是现代戏一时忽视了。
       64年,根据文艺要“厚今薄古”的精神;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“古装戏暂时搁一搁”,我们又把所有的古装戏“打入冷宫”,又开始演现代戏。
       65年夏,根据上级精简人员的指示,剧团三分之一的人员调离剧团,安排到轻工业、商业外线和剧院等部门工作,而且工资相应降低(文革后给予部分补发),余下只有37人。同年从浙江省戏校分配来一名旦角演员裘莲英充实演出阵容。
       65年冬,乐清县委宣传部根据省文化工作部长会议精神,组织宣传《农业纲要四十条》宣传队,剧团与农村、学校的文艺骨干组成四个小分队,一条扁担两条腿,在全县范围内向群众宣传《农业纲要四十条》精神。节目的表演形式有小戏《送肥记》、《一袋麦种》;表演唱《选代表》、《飒爽英姿五尺枪》;相声《兰翠花》;活报剧《美帝国主义臭烘烘》等。这种活动形式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前夕。
       66年夏,以评新编历史剧《海瑞罢官》开始,一场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带来了十年浩劫。首当其冲的是文艺界,帝皇将相,才子佳人是封、资、修的产物,统统扫进了历史垃圾堆,尤其是女子越剧,被江青视为六十年代怪现象必须彻底砸烂。一夜间百花凋零,万马齐喑,剧团解体。乐清越剧团以群众组织名义成立井冈山战斗队,在批判“十七年文艺黑线流毒”的同时坚持上山下乡宣传毛泽东思想。(后被县联系宣传队所取代)。三年来斗斗批批、反反复复,专业意志消磨殆尽。
       69年,军代表进驻宣传系统,通过斗批改解放了一批人。然后,以乐清越剧为主体与县联系宣传队合并成立了县“毛泽东文艺思想宣传队”(简称文宣队)。这时大批专业演职员调离工作,如团长李云尧,导演黄冬花等成立革委会,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夏士富、副主任周洪华(原团长李云尧后又调回任副主任)。
       70年,以“文宣队”的名义在全县范围内招收男女学生,如钱春莲、张益人、王凌云、方向平等。同时陆续吸收男演员,如黄桂从、李明顺、翁小根、陈加勤、仇德石等。同年,去杭州学习京剧样版戏《红灯记》,由黄桂林饰演李玉和、张腊娇饰演李铁梅、泮冬姑饰演李奶奶、戴适土饰演鸠山。接下来的几年来里,文宣传队以演《红灯记》为主,辅以歌舞、表演唱。
       73-75年,全省职业剧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。越剧曲调通过改造,亦可为现代戏服务。为了排演更多的现代大戏,又陆续招了一批男演员,如张良介、国辉、张云正、甘立民、林建华等。排演的剧目有越剧《杜鹃山》、《铁流战士》、《瑶山春》;小戏《红松站》、《半篮花生》等。在此期间,曾两次参加浙江省革命委员会组织的省拥军慰问团,向当地驻军部队慰问演出。
       76年10月,粉碎“四人帮”,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。乐清越剧团也得到了正名,并恢复团长制,李云尧为支部书记兼团长,戴适土、陆贞芳为副团长,对于不适合演戏剧的原县联总宣传队的队员们重新安排工作。
       77年,重排越剧现代戏《洪湖赤卫队》。78年,学排了近代史越剧《小刀会》,从温州瓯剧团抽调杨鹤鸣为执导。
       78年秋,对于女子越剧才子佳人戏心有余悸的演职员们,受到了小提琴独奏曲《梁祝》的启发,经文化局局长余景良同志的鼓励支持,解放了思想,竟然让禁锢了十几年之久的优秀经典越剧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以女子越剧的形式重新搬上舞台,先与乐清观众见面。当时的情景感人致深,群众奔赴相告,在排戏时,剧场被观众挤满,买票盛况空前,每天演出三场还是不能满足群众需求·····在排演此剧时,青年小生演员施剑岚被总政文工团调走,只得向仙居机械厂借用原乐清越剧团小生丁绿云扮演梁山伯。就在这时,原越剧团书记洪德照向剧团推荐了在业余剧团演出的小生王少楼。为了避免“女子越剧”死灰复燃之嫌,同时还作了两手准备,配备了男小生林建华和国辉,如当地政府对女子越剧有质疑时,我们就上演男小生,不作任何争辩。就这样遮遮掩掩,诚惶诚恐,为女子越剧在百花园中争取一席之地而努力。

1951年冬――1978年冬(未完待续)

 

版权所有:乐清越剧团 地址:浙江省乐清市西金路188号
电话:0577-61525998 电子邮件:yhg-2008@163.com 备案序号:浙ICP备05062035号
本站浏览总人数: